![]() |
![]() |
好质量——成就逆袭传奇 |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6/19 9:02:23 人气:21 |
好质量 成就逆袭传奇 本文转载自巴中广播电视报6月2日期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以“办良心教育、做良知教师、出良好质量”的“三良”理念为引领,以让学生“吃得好、睡得好、(活)动得好、学得好、质量好”的“五好”实践为路径,探索出了一条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育人之路。这不仅是学校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更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 从本期起,本报以“‘三良’‘五好’看龙泉”为主题推出系列报道。我们期待通过这组报道,让公众看见一所学校如何以“良心”为舵、以“良知”为帆、以“质量”为锚,在教育的海洋中破浪前行;更希望引发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滋养与人格的成全。正如该校执行校长许明华所言:教师在课堂所讲、所教的知识或技术,中考高考后或者几年后,学生就遗忘了;但学校、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人格的引领、“三观”的导向、爱心的呵护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这些,最终也刻在了学生记忆最深处。让我们共同走进龙泉,见证教育的力量!
数据说话 “低进高出”的逆袭之路 超 70%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每年秋季开学,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新生构成总成为热议话题。 面对这一现实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并不担忧,因为在学生学业能力转化提升方面,他们是个中里手。建校 23 年来,初一、高一成绩欠佳的学生,在高考时考入“985”“211”大学的个案已司空见惯。而这样的逆袭并非学生超水平发挥,而是源自学校学生学业能力转化提 升 这 一 浩 大 而 精 细 的“教育工程”。 一组组数据可以印证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中差生”转化提升的“硬核”:2024 年中考,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 700 分以上的学生 187 人,800 分以上的高分段占3人 ,普高上线率达 97.3%。 2021 年,中考成绩全市前 3000 名中,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占 90 人,而这届学生在 2024 年高考时,133 人考上了重点本科。自 建 校 以 来 ,巴 中 龙泉外国语学校初、高中毕业学生超过两万人,培养出 10 名市、区文理科第一名,10 名学生升入清华、北大,数百名学生升入全国“ 双 一 流 ”大 学 及 世 界 名校。 …… 这些数据不仅打破了“入口决定出口”的固有认知,更印证了学校“因材施教”理念的科学性。 “ 没 有 差 生 ,只有差异。”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许明华坦言,“我们 的 使 命 不 是 选 拔‘ 天才’,而是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这一理念牢牢铭刻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每一名教师的脑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样的理念更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能 23 年创造“ 低 进 高 出 ”奇 迹 的 答案。“学生赖婷,当年中考成 绩 只 有 740 分 ,排 在 全市 第 420 名 ,后 来 在 高 考中,她一举夺得川东北五地市文科第一名,录入北京大学;学生王资奋,中考成 绩 760 分 ,在 当 年 全 市中 考 排 名 100 名 之 外 ,后来在高考中夺得全市文科第一名,录入北京大学;学生 范 骢 当 年 中 考 成 绩 仅471 分,高考以 615 分获全市文科第一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明华说。 “ 如 果 把 教 育 比 作 一场马拉松,那些天赋异禀、起跑线靠前的学生率先冲线固然可喜,但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起跑落后却凭借顽强毅力最终逆袭的选手。”在许明华看来,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增值效应”——让迷途的学生重拾方向,让基础薄弱的孩子实现“三级跳”,这样的教育奇迹,才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金标准。“帮助每个孩子突破自我、创造可能,远比培养几个‘学霸’更能 彰显教育的伟大力量。”许明华说。 如果说一组组数据,直观印证了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好的话,那一名名学子在龙泉的经历,则让质量好这一论点更加生动。 “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读中学六年,让我受益无穷,尤其是培养了我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及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那段时光,海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标充满感激。 从初一到高三,杨标整个中学阶段都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就读。杨标说,读初中时,他的成绩并不算很好,中考总分考了 667 分。而高中三年,他的学习成绩快速上升,2019 年,他考入海军军医大学。“最重要的是,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老师的引导下打开了思维。尤其是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这对我目前 研 究 生 阶 段 的 科 研 大 有 裨益。”杨标说,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有高中三年“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这让我进入大学后能够更高效地管理时间——这种能力远比知识本身珍贵。”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并非只是体现在分数提升方面,更是蕴藏在校园每个角落的成长养分,我在那里六年得 到 了 学 习 与 生 活 的 双 重 滋养 。”巴 中 龙 泉 外 国 语 学 校 高2024 级学生杨惠茗说。 在去年的高考中,杨惠茗以609 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她说,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活跃的课堂气氛、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及老师治学的严谨和对学生的亲切和蔼,让她深切体会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师生良性互动到学生不懈奋斗,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高质量、有保障的学习空间。”杨惠茗坦言,虽然从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毕业了,但这里永远是她热爱的校园。 “直至今日,每当我面对复杂问题时,依然会不自觉地运用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养成的‘结构化分析’‘精准化改进’等思维习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高 2022 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吉林大学的廖晨宇说,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教育质量始终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指导与系统化的培养体系中,“常态化的公共辅导让学生获取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成长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支持,考试后的个性化诊断和‘成绩波动表’可以精准评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廖晨宇看来,这些教育细节的背后,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教师团队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的践行。 在校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被关注到 目前正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就读学生的感受,或许更能说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好。 高二学生小张中考时的成绩640 分,排名全市 8000 多名。进入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读高中后,成绩迅速攀升——高一期末考试排名全市 4000 多名,高二上学期期 末 考 试 排 名 又 上 升 到 了 全 市2000 多名。“以前读初中时,老师更 关 注 成 绩 好 的 同 学 能 不 能 学懂。而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老师 会 关 注 到 每 一 名 学 生 。”小 张说。 “ 以前的老师经常‘ 照本宣科’,只要你上课不吵闹,学不学得懂老师不会多问;现在老师会盯着每一名同学,学没学懂老师一眼就看得出来。以前的课后作业都是做教辅上面的题;现在的课后作业,都是老师一道题一道题自己出,还会根据每个同学的学业情况出不同的题。以前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听老师讲;现在的课堂,不光老师讲,还要求每名同学发言。”高二上学期从另一所学校转入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小依深刻地感受到了不同学校的教学差异 。 高 一 期 末 考 试 ,她考了410分,而仅仅一学期时间,高二上学期期末,她的考试成绩上升到了520 分。“以前是学不进去,现在是学起来有趣,想学!”小依说。 “还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适合我。”小王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升入高中后 ,他却遇到了困难。“由于我所在班的同学整体成绩都比较好,老师也更注重整体,上课时进度拉得比较快,我感觉学起来很吃力。”在其他学校读了三个月高一后,小王还是适应不了,便向父母提出转学要求。无奈之下,父母便将他转回了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我初中就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读,高一转回来后我也找到了自己适应的学习节奏。” 和小王经历一样的还有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小苟。在其他学校读了一学期后,他转到了这所学校,“每一名同学在哪些环节、章节存在难点、薄弱点,老师都了如指掌,而且这里的老师更有耐心、责任心。”小苟说。 “孩子们对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的认可,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动力。”许明华说,他多次给学校高中教师强调,无论学生入学时处于特优层次、普通梯队,还是学业基础待加强的潜力群体,教师团队都要尽全力确保其高考表现显著超过初中同水平但选择外校就读的学生。 学生家长: 一所让家长放心的好学校 进 步 ,不 仅 孩 子 自 己 能 感 受到,家长同样也能感受到。 谈及小依高二上学期时转学至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小依的父亲汪先生回想起来十分无奈。“她本来初中成绩还可以,上高中后就像突然变了个人:她天天说学不进去 ,而 且 精 神 状 态 也 差 ,没 有 活力 ,每 天 放 学 回 来 后 都 是‘ 黑 着脸’。”汪先生说,看到女儿这个状态,他和妻子十分着急。朋友向他建议,将女儿转到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一是让娃娃换个环境;二是身边很多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读书的孩子都说这所学校的老师 很 负 责 任 。”高 二 上 学 期 一 开学,汪先生就将女儿转到了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 “转学后,一下就对了!”汪先生说,转学后不久,他就发现女儿逐渐在变化,“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更重要的是成绩上去了。”汪先生说女儿转学后,每个周末他都会和她谈心,“她对明年高考很有信心,她的目标是考重点本科。” “女儿刚进入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时,我怕她在学校吃不好、休息不好,更怕学习成绩不好。后来我们通过对学校的深入了解,以及女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变化,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小欣的家长赵女士说,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不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其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每一次去学校开家长会或者与老师交流时,能感觉到整个学校的师生习惯养成和文化氛围都很浓。“女儿初中毕业后,主动要求继续在这所学校读高中。相比于刚上中学时,孩子的学习信心更足,性格更加开朗,各科成绩都比较稳定。” 而学生家长杨群发一家与巴中 龙 泉 外 国 语 学 校 的“ 缘 分 ”更深。“我侄女是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第一届学生,后来我侄儿也在这里读中学,我女儿也是从这里毕业的,现在我儿子和我侄孙子都还在这里读高中。”杨群发告诉记者,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教育质量“杠杠的”,“我侄儿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侄女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女儿考入西南科技大学。如今,他们在不同行业和岗位出色工作,每次家庭聚会时谈起上学的话题,他们都说在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读书那六年让他们受益终生。” “教育变革的浪潮已至,民办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办学特色不鲜明的民办学校,终将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被淘汰。历史经验表明,仅依靠资本运作而忽视教育本质的办学模式注定难以持续。”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许明华表示,当前,民办教育必须主动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以规范办学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科学系统的育人体系。要始终秉持“教育为民”的初心,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办学全过程,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时代命题。 教育的良心 就是社会的初心 当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将“办良心教育、做良知教师、出良好质量”15 个大字刻在校训墙上时,这所川东北民办名校的教育实践便有了穿透时代的力量。“三良”“五好”的理念看似朴素,实则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所有教育行为的原点。在这个追逐升学率的时代,这所学校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质量,永远建立在尊重生命规律的基础之上。 “良心教育”体现的是价值选择。在部分学校音体美课程一减再减时,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坚持保证学生每天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当某些教师手中的教案还是十年不变的“老剧本”时,这里的教师却在持续开展“课堂革命”研讨。这背后,是对教育规律的敬畏,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良知教师”群体中,有凌晨还在给学生盖被子的生活老师,有加班近一月“死磕”一份课件的语文老师,有每一餐端着饭碗在食堂陪伴孩子们的校领导,他们用专业精神诠释了“师者”的当代内涵。而“良好质量”的成果单上,持续创造“低进高出”的奇迹足以说明一切。 从“吃得科学”的营养餐到“睡得香甜”的宿管制度,从“动得畅快”的兴趣社团到“学得高效”的丰富教学法,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构建的是一套完整的成长支持系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校将“质量好”放在“五好”末位,这个排序意味深长——只有当前四个“好”形成合力,最终的教育质量才是水到渠成。这种教育生态观,打破了“时间堆积=成绩提升”的线性思维,展现出素质教育与升学目标完全可以同频共振。 教育不是流水线,而是培育生命树的系统工程。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用“三良”校准教育方向,用“五好”铺设成长赛道,这种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探索,正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生动注脚。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了多少优秀学子,更在于重塑了社会对“好教育”的认知——那应该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香、睡得好、跑得欢、学得活、长得棒的生命乐园。 巴中融媒记者 魏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