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进行时】锚定育人,绘就高效课堂新画卷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9/23 9:50:13 人气:5

课改进行时 >>

 金秋送爽启新序,丹桂飘香迎新程。本学期,在“三良”“五好”办学思路指引下,学校以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作为总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第一期课改培训成功举办后,为进一步全方位推动课改走深走实,9 月 13—15 日,四川省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举办了第二期高效课堂改革专题培训。

/ 专家领航:权威助力课改/

谢明茹 正高级教师,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校长、科研型名师、延边州首届名校长、延边州名师、原图们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

/ 培训赋能:多维度提升教学水平/

 管理干部的引领与实践是保障课改成功的关键。

 为提升课改领导小组全体干部的管理素养和履职能力。9 月 13 日上午8点,谢校长以“高效课堂管理”为题,从管什么、怎么管、怎么评等方面给全体干部提供了路线图、案例群、策略包、工具箱。

 上午10点,在学校多功能中心,将全体教师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等差数列的概念》为学习课题,让教师沉浸式的体验如何基于学习小组来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将满堂灌的课堂改造成教学评一体的课堂。

 9 月 15 日上午,以高三复习课为型,《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为题,以“预学——检学——导学——互学——展学——评学”为线,给全体教师呈现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赋能高三课堂提质增效。

 紧接着,又针对如何研制和使用导学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高效深度的预习等课题给老师们进行了理论培训和细致入微的实践操作。

 9 月 16 日下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与谢校长交流课改困惑,获针对性解答。

 学校常务副校长朱克健提出“四个不”原则,要求教师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平均主义,走内涵式课改之路。董事长、校长李永富强调,课改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 教师培训有感 /

董娇娇老师:

谢老师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转变为学生思维碰撞的“群言堂”。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在互学、互议、互评中提升综合素养与合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深刻意识到,小组合作不仅是形式之变,更是理念之更新。未来将在课堂中大胆尝试,设计更具驱动性的语文任务,让合作学习助力学生语言运用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吕蕊萍老师:

我觉得谢老师的示范堂课让学生站到了 中央!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探究的热情在燃烧。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点燃好奇、引导探索的“点火人”。这种活跃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思维深度参与的体现。


李虹怡老师: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请专家让我们提升自己。经过最近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浓厚氛围和学生积极性展示。也非常感谢谢校长的倾情献教,通过在她的课堂上学习,我亲身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知道每一位学生要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就需要充分预习加上老师的调动、小组配合。我也会在以后的课堂认真践行,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孩子们轻松学习、主动学习、高效学习。


黄蓉老师:

这堂课让我明白:教学不是“讲会”的,是“想会”的。教师不用把所有知识点嚼碎了喂给学生,只要给一个“探究的起点”(如让学生自己写数列)、搭一个“安全的平台”(允许说错、允许争论)、在“卡壳”时递一把“小梯子”(不直接给答案,给提示),学生就能自己“爬”到知识的终点。未来的课改,就该多让学生“动脑子”,少让教师“动嘴巴”,让课堂从“教知识”变成“育思维”。


王勇老师:

此次课堂改革培训如一场及时雨,润泽了我对课堂教学的固有认知。以往,我常将知识传授视为课堂的核心,却忽略了情感与氛围的奠基作用。培训中,“积极情绪”与“高效组织”两大主题,让我深刻领悟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非教学的背景,而是学习发生的核心场域。

我认识到,调动积极情绪并非简单穿插游戏或笑话,而是通过真诚的尊重、适时的鼓励、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设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