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厚植专业根基 创新精研教艺——巴中市2025年优秀教师、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李娟 |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9/23 9:57:43 人气:3 |
巴中市2025年优秀教师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老师 李娟 大学本科,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备课组长,巴中市优秀教师、市直属优秀教师、省优秀阅卷员,巴中市高中命题组成员,唐宗名师工作室成员。所教学生多人多次获得全市单科第一名,多人录入全国知名高校。所授课例多次获市一、二等奖,所著论文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厚植专业根基 创新精研教艺
向下扎根——以终身学习厚植专业根基,凭宽严相济深耕课堂,重落实,勤督促;向上生长——以教研实践绽放育人智慧,凭创新开拓精研教艺,求突破,创佳绩。从教14年来,李娟始终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职业信仰。 教学守“三重” 优秀的教学,是一场复杂的、内外兼备的智慧实践。 重动力和赋能。李娟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她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他们规划学习进程、监控自己的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反思和调整学习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多表扬“过程的努力”而非“天赋的聪明”,要给予学生鼓励和希望,让学生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的,从而不怕挑战,拥抱错误,把改正错误的过程转化为学习的机会。 重落实和督促。李娟把“落实”看作教学的生命线。面对面改作业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同时根据学生的思路和困惑,给予针对性指导。从高一开始,李娟就严格要求学生练习“衡水体”英语。语言学习贵在坚持与积累,李娟将“督促”内化为日常教学的自然环节。除了每日检查阅读、词汇,她还通过课前小测、错题整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将习惯固化。 重学风和氛围。学风和氛围是教学的“软环境”,是有效学习的基石。首先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李娟在班上营造出“我们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氛围,鼓励合作,庆祝努力和进步,而非仅仅看重分数,让教室成为一个让学生愿意待、渴望学的地方。其次是信任与安全的师生关系,李娟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被尊重、被理解,因此学生敢于提问、试错和表达真实想法。 育人重“两度” 李娟始终践行学校的“三良”“五好”育人目标,将育人放在首位,课堂内外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无论是课堂讨论中的社会现象,还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事件,她都会耐心跟学生一起分析,引导他们找准正确的方向。 管理有尺度。李娟深谙“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她为学生制订了清晰明确、操作性强的课堂纪律与学习规范,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自我管理。 关爱有温度。在担任成长导师期间,她将“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理念落细落实。她是“课上的严师”,亦是“课后的朋友”。“进步奶茶“常常引得学生你争我赶地学习;课后,她和学生一起打羽毛球,球拍的挥动间、笑语中,谈学习、聊生活、解心结,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您看我的眼神,从来不只是学生,更像是看着一个需要被关心和疼爱的孩子。您给予的光和热,会一直照亮我前行的路。”这是今年学生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发给李娟的短信。看到这些话,她觉得一切都有了意义。 成长凭“双翼” 李娟将教师的成长比作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一翼是持续的专业学习,另一翼是深度的教学反思。 善学习,拓宽教育视野。李娟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她坚持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和期刊,积极参与省、市级教研活动和学科培训,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学校多次派她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和示范课观摩,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教学策略,更让她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开放、动态、不断更新的系统。 善反思,沉淀教育智慧。李娟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重复的劳动,而真正的成长源于对实践的持续追问与修正。“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进”,正是这种反思型实践,让她的课堂始终充满活力与深度,也让她的教学硕果累累。 |